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

时间:2025-04-27 13:34:18
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精选10篇)

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精选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的艺术情感。

2.初步了解文学与美术两种艺术形式的联系。

3.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作业要求:

着色完成一幅诗配画的作业,要求能以美术形象初步表达自己对诗的理解。

(三)课业类别:

绘画创作课

(四)教学重点:

学习诗配画的方法,和这种艺术形式的知识。

(五)教学难点:

学习诗配画的方法。

(六)用具准备:

1.教师:范画、教材、课件。

2.学生:书、彩笔、诗、扇子。

(七)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诗配画

三.讲授新课:

1.分析诗配画的形式特点:

我们看到这种形式时,首先看到的是画面,其次是诗。因为版面上画面占了主要位置,再加上画面的色彩,使人最先受到感染的是画面。所以诗配画中画面很重要,它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观。

2.诗配画的方法:

首先要注意反复读,并要弄清诗的原意、含意,在着手构思构图。

3.诗配画的表现形式:

诗配画的表现方法要考虑画的形式与诗的内容统一。

(1)古诗:国画手法,体现民族民间特色。

(2)新诗:较新、较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其格调一致。

(3)儿歌:儿童画,大胆、夸张。

4.作业步骤:

(1)选诗:自己熟悉并喜爱的。

(2)构思:反复熟读,领会之后进行构思。

(3)构图:按照诗的主要含义,将主要内容置于画面主要位置,并设计文字的位置。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学生构思、构图。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

检查用具的准备及摆放

二、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诗配画

三、讲授新课:

1.描绘画面:

(1)根据诗的内容,去选择与诗相统一的手法。

(2)儿童诗、浪漫诗可选择多种表现手法,如工艺。

2.着色:

色彩要与诗的内容、表现手法结合起来,以求得与诗的和谐统一。

3.文字:

文字与画面内容结合为一体,字体也要相当。(出示范画讲解)

四、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修改稿子,描绘着色完成画面。

五.课堂小结:

1.作业展示,讲评、欣赏。

2.收拾用具,注意卫生保洁。

3.下节用具:水粉用具、书。

4.下课。

  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朗诵中国古代诗歌,并欣赏诗歌配画,让学生了解“诗”与“画”之间的联系。

2、选择熟悉的古诗配画,让学生在初步掌握传统造型方法的同时体会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学艺术的热爱,陶冶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题材的古诗,用水墨画诗。

【教学难点】

恰当地表现古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学具:古诗一首、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舍请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图,要求画面上没有蛙。齐白石从“出山泉”三字得到了启示,完成了画作,成为齐白石的代表作之一。

2、课件展示《蛙声十里出山泉》

3、《蛙声十里出山泉》是用什么形式画诗句的?你觉得题目与画面合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4、复习水墨画用笔用墨的基础知识:齐白石用怎样的运笔来画山石的?(山石侧峰);齐白石笔下的小蝌蚪,体会他是怎样用笔用墨的?(中锋浓墨);齐白石用了怎样的墨色来表现泉水的?为什么?

(板书:诗配画)

二、新授阶段

1、感受诗与画的关系

A赏画猜诗:

请同学们欣赏一幅宋代的名画马远《寒江独钓图》,你能联想到哪首古诗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这幅画主要运用了国画中的那种技法形式?(线描)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李可染的《牧牛图》你觉得用哪句诗来形容这幅画更合适?从哪些方面去猜的?《牧牛图》从表现手法上看它属于什么画?(写意画)

清朝诗人袁枚的古诗作品《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B读诗配画:

出示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根据诗句内容你联想到什么情景?哪些词让你想到了这样的画面?

C连线匹配:

出示两幅山水画,哪一幅画配的哪一首诗歌,你是怎么发现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寻找诗中的意境

A联想: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诗句,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一首诗《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体会诗句中的情景,在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景色?

B讨论: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哪些是关键词?如果让你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将画些什么内容?

三、教师示范

表现出这种诗境,先要找出诗中的“关键词”,这两句诗里面最吸引人的是什么?

教师示范,立意在先,着重讲解如何用笔用墨,大胆落笔。

作画步骤:

1、构思——根据诗中的内容,设计画面。

2、构图——

(1)确定主景,突出重点;

(2)添加背景,渲染意境。

3、描绘——刻画关键词,注意虚实变化。

4、落款——根据诗意,在适当的地方题上诗文。

四、作业环节:

1、根据诗句内容,用掌握的笔墨技法把自己所选择的诗句内容画出来,能够反映古诗的意境。

2、近实远虚,主次分明,除表现出诗中的主体,还要可以表现与它相适宜的景物,实景与虚景能的有机的结合。

(播放诗配画作品,学生 ……此处隐藏1961个字……描述你的童年。

(四)你书我画,记录童年

1、仿写《我想》或《山村孩子的画》

2、配图写诗

3、展示交流

结束语:

童年如梦,如烟花般,虽然灿烂美好却短暂,正如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所言: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生活却一去不返了。所以请珍惜这短暂的童年时光,用你手中的笔绘出你们如诗如画般的童年,绘出你们精彩纷呈的未来!

  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运用诗画的方法教幼儿绘画燕子,通过儿歌形象的说明燕子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知到燕子春来秋去的原因。

活动准备:

1、燕子挂图。

2、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用猜谜语的方法,引导幼儿认识燕子的外形特征。

师:春天到、鸟儿叫。白杜皮、黑羽毛、它是捉虫的小行家,尾巴就像小剪刀。(幼儿猜谜并说出是燕子)

然后出示挂图让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二、用儿歌导入;激发幼儿情趣。

春天到、春天到、小燕子回来了,柳条姐姐对它笑,嫩绿的小草钻出土,美丽的花儿都开了。(师边说儿歌边示范画)

三、启发引导、诗画示范小燕子的画法与步骤;

<一>、作画前提醒幼儿作画顺序合理安排布局;

师:小朋友别着急,想好布局再下笔,画面顺序安排好,先画小燕与柳条,再画地上小嫩草,花儿朵朵真娇艳,请你千万别忘掉。

<二>、步骤、编出诗画;

随讲随画;例如:一个圆鸡蛋,蛋上月儿弯,身子弯弯肚儿圆,展翅飞翔尾巴尖又尖。(师引导幼儿也说儿歌)

<三>请幼儿自己作画,按步骤作画;(师巡回指导)

四、鼓励幼儿大胆添画并涂色均匀

小朋友动脑筋,花儿草儿喜欢谁,请你帮它找一找,一快画到画里面。这些小动物最爱美,涂色一定要小心,从左到右慢慢涂,干干净净颜色匀。

五、作品展示

请小朋友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区,让全班的小朋友们欣赏交流,并说出自己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为自己积累丰富的作画经验)课件

  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 篇9

活动方式:

集体、

小组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叶子外形的联想。

2、引导幼儿将记录自己想法的画编成诗。

3、感受配戴“诗人”皇冠的乐趣与荣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叶子;叶子制作的皇冠;白纸、蜡笔;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巩固认识各种各样树叶的形状。

教师一一出示各种有代表性形状的叶子(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针形、掌形、条形等),请幼儿一一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二、大胆想象,绘画记录,尝试编诗。

1、引导幼儿将各种形状的叶子进行联想。

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各种形状的叶子,请小朋友们想想,尖尖的叶子可以当什么?细细的叶子可以当什么?长长的叶子可以当什么?圆圆的叶子可以当什么?……(如当宝剑、伞、扇子、小船、人头……)

幼儿讨论,对叶子形状发表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提问:刚才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想法(什么样的叶子可以当什么)告诉了老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别人听了你的想法之后不会忘记呢?怎么记?

(引导幼儿想出把说的话画下来)

对幼儿提出要求:画画的时候要在纸上先画片什么形状的叶子再画出它可以当什么。

课件操作演示:先是一片圆圆的叶子,在后面变成了一个圆圆的太阳。

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给幼儿适当的帮助。

3、指导幼儿将自己的记录编成叶子诗。

(1)出示一位幼儿的绘画,请他(她)自己介绍画的是什么形状的叶子?又把它当成了什么?教师引导幼儿编成诗句,如“叶子圆圆当太阳”。

(2)幼儿自由组合四人一组,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四句的叶子诗。如“叶子尖尖当宝剑,叶子细细当铅笔,叶子长长当绳子,叶子圆圆当太阳。”

教师倾听幼儿自编的诗句,相机加入,也编两句诗。

三、体验合作的快乐与成功的荣誉。

请每组幼儿选个代表将他们组的画张贴出来并朗诵合作编成的叶子诗。

教师操作课件演示:点击圆形叶子一一出现太阳、饼干、人头、苹果等;点击长形叶子一一出现绳子、皮带等;点击针形叶子一一出现缝纫针、笔芯等……

幼儿评价。

教师给编得好的那一组幼儿戴“叶子皇冠”,以此让幼儿来感受成功带来的乐趣与荣誉。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记录画投放到语言区,鼓励幼儿相互编叶子诗,教师给编得好的幼儿配戴“叶子皇冠”。

  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欣赏与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植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欣赏故事插图这一美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在欣赏与中探索插图的特征,并尝试自己为故事配插图。

教学用具:

故事书、连环画等。

教学方法:

欣赏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们一定是听着故事、看着故事书长大的吧!你们知道哪些故事?

二、新授

1、看插图师拿出一幅插图《神笔马良》。提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画面上画了什么,你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马良用神笔在墙上画了无边无际的大海,画了几笔风,帆鼓了起来,船向海中央驶去,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大海涌起滚滚的波涛,山一样的海浪不断地向大船压去,船翻了······把你们带图画的故事书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你认为文字与图片哪种表现更生动,为什么?插图:是指附在书籍中的图画。有的用插页方式,有的插在文中,用说明内容或加强文字的感染力,也可以透过图画书籍的内容。

2、欣赏《哪吒闹海》、《西游记》、《谁是百兽之王》、《外国儿童读物》

3、交流评述选一幅你喜欢的故事插图说一说。

4、讲故事,编故事你们的想象力一定很丰富,请你们自由地编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5、画一画师:要是能把你们的故事用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展示,一定很有趣。我们来看一看别人的作品吧!《怪兽的故事》、《小马踢踏的故事》。

你能看懂吗?是不是很有趣!你能给自己喜欢的小故事配一幅插图吗?动手试一试吧!

三、生动的画面,有趣的故事。领着我们进入一个缤纷世界,带着我们走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小学美术诗配画教案(精选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